多所高校发布公告清退超期研究生
研究生培养怎么样强化过程管理
日前,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清退博士研究生52人,其中入学时间最早的一人为2025年入学,已经读博18年。无独有偶,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四川大学等高校也先后发布公告,对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没有完成学业的研究生作清退处置。而不久前,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官方网站发布了敦促马上学习期满的2025级博士研究生、2025级硕士研究生共308人尽快答辩的公告
近年来,研究生被清退、被敦促答辩的消息频频见诸报端。高校为何会做出清退之举?清退的依据是什么?在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上,除去严把出口关,还可以做些什么?
清退有章可循
四川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介绍,今年5月至11月,川大已先后有22个学院发布了《研究生退学处置决定公告》。本次被清退的学生,均属在规按期限内没有完成学业的状况。自5月份以来,川大已对300余名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完成学业且没办法联系的研究生作出退学处置,部分来校领取书面退学决定书的研究生不在公告名单内。
清退的依据是什么?四川大学研究生院负责人表示,2025年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指出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学校可予退学处置,其中明确包含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需要或者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没有完成学业的。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教授钟柏昌介绍,依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规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水平管理的若干建议》,国内将健全和落实研究生分流退出机制,对不合适继续攻读学位的研究生要及早根据培养策略进行分流退出,做好学生分流退出服务工作,严格规范各类研究生学籍年限管理。
上述学校坚决清退过度延期未毕业研究生的做法,是有章可循,也符合国际惯例。钟柏昌说,从人才培养规律看,国内大多数高校规定的最长学习年限较为宽松,一般为硕士生6年、博士生8年,假如研究生在最长学习年限内没办法达到预定培养需要,表明其可能缺少可塑性和相应的学习力,也会与攻读的专业和学位存在紧急不匹配。对于前者,可以按规定清退;而对于后者,应在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首要条件下,提前为学生提供可能的分流机会。
今年秋天开学,南京大学也对300多名马上学习期满的研究生进行了督促和预警。
每年9月开学初,大家都会需要各院系准时统计博士生资格考核仍未通过、开题报告未通过、无导师指导、进入延期年限、进入最长修业年限的博士生情况数据,依据其学业情况进行相应等级的学业预警,同时拟定相应的帮扶手段,确保院系、导师充分履行立德树人职责。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张亮说,假如如此学生还不可以完成学业,该清退就需要清退!
严管更需厚爱
研究生是国内高层次人才的储备军。在钟柏昌看来,研究生清退应以帮扶和预警为首要条件。
大多数被清退的研究生,其重要原因是没办法完成合格的学位论文。他们在拓展研究的过程中确实遭遇了困难,或走了弯路,抑或缺少重点的研究资源。换言之,他们第一是需要帮扶的对象,而非惩戒的对象。从这个角度上讲,精确教育帮扶比清退更要紧。钟柏昌说。
他觉得,从教育培养的角度而言,培养单位要做好周期性摸底调查,提前做好预警,准时辨别存在延期风险的研究生。在明确对象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导师小组进行联合会诊,为其学位论文的改进提供方向性引导和建设性建议。也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等渠道,为缺少研究设施、环境的研究生创设符合其需要的研究条件。
着眼于提升培养水平,关心帮助每一名博士生成长成才,南京大学采取学校、院系、导师与博士生本人一同协作的方法,通过提前预警、过程帮扶,干涉和解决博士生学业障碍,帮助博士生学业推进。
大家更看重培养标准的拟定,明确博士生导师是立德树人第一责任人的教育文化观,引导博士生导师做好博士生求知的指导者、学术的引路人和品德的垂范者。张亮说,2025版培养策略依据各自学科特征科学拟定评价机制,具备科学性、可操作性,博士学位授与水平标准回归博士学位本质内涵,把博士学位论文水平作为唯一依据;加大对科研能力的评估考核,把代表作的革新性作为评估考核的主要标准,努力推进学位标准的多样化形式;同时,构建了以分流淘汰为核心的博士研究生培养水平控制机制,通过博士资格考核和弹性分流机制对博士生培养水平起到了加压促优、正向勉励有哪些用途。
强化过程管理
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召开之后,着眼于提升研究生培养水平,各地各高校进行了有关改革探索。
在钟柏昌看来,研究生教育水平的提高没办法一蹴而就,树立过程水平的持续改进意识尤为重要,这也是《若干建议》中严抓培养全过程监控与品质保障的题中之义。
国内研究生教育长期以来实行的是导师责任制,且起到了较好的成效。然而,在强化研究生教育水平管理和研究生导师规模不断扩大的新时期,对相当一批导师而言,单一的导师责任制力有不逮,尚需打造完善专业的学术治理构造。《若干建议》中也提出二级培养单位设立研究生培养指导机构。那样,该指导机构到底该怎么样构成?
钟柏昌举例,大连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打造的学位点点长负责制,有别于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在研究生培养的横向统筹和过程管理上发挥了要紧用途。以此为思路,打造完善二级单位的博士点、硕士点点长负责制,就能打造由点长作为核心成员的二级单位研究生培养指导机构。
针对导师与研究生失匹的问题,尤其是研究选题与学生能力或兴趣不匹配,致使研究进度和水平一直在低位徘徊的状况,钟柏昌建议导师尊重学生的进步需要和学术志向,结合其专业背景和能力基础,因地制宜,在导师研究旨趣和学生进步方向上维持肯定的张力和平衡。
除此之外,针对吃大锅饭的研究生指标分配方法,钟柏昌建议要打造基于绩效考核的招生指标动态分配规范。对研究生培养水平较高的培养单位和导师,可适合扩大招生规模,不然应降低招生指标,以切实推进研究生教育提质增效。
(中国教育报记者 董鲁皖龙)